王兴兴一鸣惊人,宇树机器人拿下世界第一

李迎
2025-08-18 10:51

王兴兴: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。

一、世界机器人大会,春晚扭秧歌机器人拿下首金

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奔向未来的速度,比想象中要快得多。

近日,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,宇树的两台机器人包揽了1500米项目的第一、第三名,第二名的“天骄”机器人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。

其中,第一的灵翌科技是宇树科技的全资子公司,以6分34秒的成绩摘得金牌。 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图源:微博 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春晚扭秧歌的宇树机器人  图源:微博

赛后,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夺冠的1500米田径比赛机器人就是春晚登场的机器人,也是宇树科技成立后制作的第一款机器人。他认为这一巧合是非常有意义的。 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宇树机器人H1 1500米比赛现场  图源:第一财经

在比赛前,H1在跑道上进行100米冲刺热身的视频还在网上流传,不少网友表示“这速度感觉能跑赢博尔特”。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图源:微博

据在场的宇树科技队操控手介绍,这次参赛的机器人并没有经过特殊的改动和升级,展现其本身除了会跳舞、运动性能也很好的一面。对于之所以选择这款机器人、没有选择个头稍微小一点的G1,是因为H1个头更大,电机力度大,步幅更大,速度也就能更快。

此外,还有多款身形非常小巧、憨态可掬的机器人出现在比赛现场。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图源:微博

当然,还有一些机器人给观众贡献了“笑点”。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图源:微博

其实,这并非宇树科技机器人第一次征战田径赛场。

今年4月,北京亦庄“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”比赛上,来自宇树科技的G1机器人在起跑瞬间就摔倒在地,在网络上引发不少讨论。 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图源:微博

面对突发情况,宇树科技迅速发布了声明。声明中指出,宇树最近都完全没有参与任何比赛,主要忙着准备人形机器人的格斗直播。

“我们的G1人形机器人,从去年发货开始,已经出售给全球非常多的客户,使用了很久。所以这次马拉松比赛,也有好几个独立的团队使用我们的机器人。比如我们的客户用他们自己的算法参与了比赛,所以在现场能看到不少我们的机器人。有好几个独立团队在使用,不同人操作或开发情况下,机器人的表现差别很大,请大家不要误解。“ 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图源:宇树科技

换句话说,参赛的某支队伍使用了宇树科技的G1机器人,并对其进行了自研算法的优化和控制。这种算法与宇树科技的原生算法不同,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摔倒归咎于宇树科技的产品本身。

值得一提的是,1500米作为中距离跑步项目,与此前的马拉松这种项目相比,对人形机器人的要求有所不同。

1500米更注重人形机器人的爆发力、速度优化以及关节传动效率,而半马则侧重续航能力、能量管理、稳定性与耐久性。

而H1作为宇树旗下最高的人形机器人,身高约1.8米,凭借身高优势,H1能够以更大的步幅进行奔跑,奔跑速度相对于普通体型的人形机器人更快。

当然,外界不少人看来,目前机器人的发展离人类的日常生活太远,质疑其使用价值。

对此,王兴兴表示:“我们最大的愿望以及当下正在做的事情,还是希望机器人去干活。它可以做各种动作、去帮助人干各种活。但是,现在想要在家里或工厂里大规模应用,技术水平都不太够。慢慢地每年有进步,我觉得是好事,可以让大家对行业有更多理解和包容。”

或许,每个足够“燎原”的技术,在初生之时都只是一束火苗,正如曾经的互联网。

二、宇树科技冲击“人形机器人第一股”

谈到具身智能,宇树科技无疑是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受关注的其中一员。

外界对其的关注,一方面来自销量,另一方面在于上市的进展。

销量方面,第三方平台透露,2024年宇树科技机器狗年销量高达2.37万台,约占全球市场69.75%的份额;在人形机器人领域,2024年宇树科技交付量突破了1500台。

时间来到2025年,王兴兴对外表示:宇树科技的G1差不多是今年全球出货量最高的人形机器人,Go2则是过去几年以及今年全球范围内出货量最多的一款四足机器人。 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宇树科技G1 图源:微博

上市方面,宇树科技计划于2025年10月递交上市申请文件,拟登陆科创板,若进展顺利,有望成为A股“人形机器人第一股”。

宇树科技的上市之路为何如此吸引外界目光,是因为其不仅对公司本身,更对具身智能行业颇有影响。

一方面,对于宇树甚至任何一个公司而言,登录科创板是为后续的融资和市场开辟更广阔的道路。 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图源:中国证监会官网

对此,王兴兴直言:“公司已经成立9年,我把上市当作高考,上市意味着企业迈向更成熟的管理和运营阶段。”

此外,上市之前,宇树科技已完成10轮融资。今年6月,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,获得了腾讯投资、锦秋基金、阿里巴巴、蚂蚁集团和吉利资本等一众商业巨头的青睐,无疑是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资本中的“弄潮儿”。 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图源:天眼查

另一方面,若一举成功登录科创板,对于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意义不言而喻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宇树科技还是业内为数不多已实现持续盈利的企业之一。

王兴兴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曾透露,宇树科技2024年度营收已突破10亿元,并自2020年以来连续五年实现盈利,毛利率稳定在50%以上。

反观业内,大多数玩家还处于“烧钱”阶段,由此宇树科技的成绩更显突出。

当然,以上结论得出“人形机器人行业已经走上正轨”这个结论还稍显急躁。

与硬件相比,更大的挑战是大模型方面的短板。对此,王兴兴就直言:“最大的问题是具身智能AI不够用。”

传统大模型依赖海量互联网文本数据训练,而具身智能需物理世界交互数据,数据更少量且获得难度更高。

王兴兴还指出,“在大语言模型领域,当有了足够多的好数据时,就能把模型训练得越来越好。但是在具身智能领域,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,数据采了却用不起来。大家对模型的关注目前是相对有点少,反而对数据关注有点太高了。” 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图源:微博

或许,这也是人形机器人目前没有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原因。

当然,业内也有值得参考的案例。

今年3月,智元机器人发布了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——智元启元大模型,开创性地提出了Vision-Language-Latent-Action(ViLLA)架构,该架构由VLM(多模态大模型)+MoE(混合专家)组成,可以利用人类视频学习,完成小样本快速泛化。

未来,随着仿真训练、端侧轻量化模型等技术的突破,我们无法否认具身智能的潜力,其有可能成为继大模型后的下一代AI基础设施。

或许,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,在不远的将来就要来到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1、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,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2、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,如发现文章、图片等侵权行为,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。
3、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:info@dsb.cn
相关阅读
江山代有人才出,机器人赛道闯出了一片天。
4月1日消息,有媒体发文称,机器人独角兽公司科技计划引入新投资方,包括蚂蚁集团和中国移动,目前还在沟通具体投资份额,知情人士称,此次融资并非一轮完整的新融资,是定向给具体的投资方开放少部分份额。对此,科技创始人回应称,“新闻不实”。
7月16日消息,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表示,人形机器人虽然现在处于行业发展早期,但在未来3年-5年的时间将会加速在行业应用落地,比如工业场景、服务场景以及一些危险场景开始尝试落地和应用。
8月13日消息,在浙江杭州科技总部,人民日报对科技创始人进行了访谈。他表示,算力对人形机器人产业非常重要,尤其是大规模集群算力。机器人是和AI共创的联合体,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是要用电池的,电池负载和功耗决定它无法携带大规模算力。他觉得未来会有很多分布式算力。如果一个工厂有集中式算力中心,机器人可以连接到算力中心。这种集中式算力中心距离比较近,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,它的通信带宽是够的,延迟很低。如果一个北京机器人连接到上海的算力中心,那延迟太高了。
8月13日消息,在浙江杭州科技总部,人民日报对科技创始人进行了访谈。他表示,人形机器人走进生活,到每个人家里去,距离还比较远。行业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。所以,我们先从一些小的方面切入,比如科研教育、服务展示、简单工业应用,以及AI公司用来做开发。人形机器人大规模落地应用,最大的难题还是机器人AI水平不太够用,没有突破临界点。这是全世界的普遍问题,也是大家在努力做的事情。AI领域可能随时会有突破性进展,技术跃迁十分常见。目前解决不了的难题,在未来某个时刻或许就突然迎刃而解了。只要AI技术保持进步,机器人行业就会发展得越来越好。
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,法定代表人为,经营范围含软件开发、智能机器人的研发、工业机器人制造、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、电池销售、互联网销售等。
6月26日消息,科技创始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,科技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人民币。
有市场消息称科技计划引入新投资方,包括蚂蚁集团和中国移动。
6月26日消息,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于6月24-26日在天津举办,本届新领军者年会主题为“新时代企业家精神”。在“解读中国AI发展路径”论坛上,科技CEO表示,新一轮AI技术的发展周期仅5-10年,年轻人在校期间接触和学习的正是最前沿知识,某种程度上年轻人机会更多,只要认真去学,认真去做,年轻人做出新技术、新东西的概率大大增加。而被问及“在行业中是否已经算老人了?”,笑称,“某种意义上算。”